今天是:
【党建带团建队建】清明追思铸信仰 红色基因永传承——我校党、团、队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4-02 17:44:53

我校党、团、队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


清明风起,松柏低吟。龙脊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石阶被行人的足迹磨得光润,仿佛镌刻着岁月的记忆。4月1日下午,莆田擢英中学师生代表以一场脚步丈量历史、誓言叩响初心的仪式,向英魂致敬。


图片

一、远足行军,用步履丈量信仰


七年级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随风轻扬,高二团员徽章熠熠生辉,党员教师佩戴党徽步履坚定。队伍从校门出发,沿龙脊山蜿蜒而上。炽烈的党旗、昂扬的团旗、跃动的队旗,在微寒的春风中交织成一片信仰的海洋。脚步声叩响山道,每一步都是对先烈足迹的追寻。

党员教师们依照既定计划,身先士卒抵达预定位置,快速投身于安全保卫工作,怀揣满腔热忱守护着徒步学生们的安全。他们坚定不移,保证了活动的顺畅执行。党员教师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充分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碑前默哀,以静默叩响初心


陵园肃穆,青松垂首。全体师生肃立碑前,垂首静默。这一刻,只有山间的鸟鸣与旗帜轻扬的声响。六十秒的沉默里,有人凝视碑文,有人轻闭双眼,将敬意与追思化作无声的言语。白菊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代替先烈,轻轻回应着后人的缅怀。


图片
图片



三、三躬行礼,以崇敬赓续血脉


党员教师代表持花篮缓步上前,挽联缎带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风中舒展。


图片


随着“一鞠躬——”的口令,师生齐俯首,三度深深弯腰,第一躬献给血染山河的忠魂,第二躬致敬永不褪色的信仰,第三躬许下薪火相传的诺言。


图片



四、誓言铿锵,以三代人的信仰接力


花束轻放碑前时,少先队员的稚嫩童声、共青团员的热血宣言、党员教师的深沉誓言,次第响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声浪层叠,于耳畔回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晋鹏同学分享心得。

图片


黄世举书记总结发言。

图片


“请将白菊竖直对齐,让花瓣朝向纪念碑”,在轻声提醒中,师生手捧白菊拾级而上。一朵、两朵、三朵……素菊渐次放至碑前,朵朵素菊筑成追思长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纪念馆内,触摸历史的温度


踏入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馆内十个展厅以时间为轴,生动展现了1926年至1949年闽中地区的革命斗争历程。从五四运动的星火初燃,到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卓绝,再到抗日烽火与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先烈们的无畏与忠诚。站在浮雕前,仿佛能听到当年革命者的铿锵誓言。临别时回望,那面印着弹孔的旧军旗仍在无声地传递着信仰的力量——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今人的叩问。

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第三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踏上了一段深化党史认知与党风党纪教育的旅程。他们怀着一颗崇敬之心,追思革命先烈的不朽英魂,集体探究先烈们的辉煌成就,深入剖析党的纪律和优良作风的传承脉络,以及那些在各自岗位上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事迹。此次祭奠活动不仅深化了党员们对中国共产党员精神谱系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未来在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以严明的党纪约束自我,继承红色基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云端献花,以回声响彻山河


我校以“云端追思+红色实践”双线并进,通过微信群、主题班会发起倡议,引导学生们“绿色祭扫”——在线上平台献白菊、写寄语,将千余条留言化作“穿越时空的信笺”,让烈士陵园的石碑铭文与少年的真挚笔触隔空对话,让红色基因融进青春的脉搏里,成为最鲜活的成长注脚。

 

图片
图片
图片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