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莆田擢英中学】青春志愿行,追“锋”正当时(二)丨传承雷锋薪火 绽放科普之光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3-17 17:00:33

青春志愿行,追“锋”正当时(二)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在三月的和煦春风中,莆田市科技馆内,一场名为“传承雷锋薪火 绽放科普之光”的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莆田擢英中学七年(7)班的23名学生,以科技志愿者的身份,将雷锋精神与科普实践紧密结合,在展厅的每一个角落播撒知识的火种,于青春的舞台上谱写奉献的篇章。

 

图片

 

【从学子到讲师的三重蜕变】

在科技馆辅导员团队的精心培育下,志愿者们经历了"破茧成蝶"的成长三部曲。首部曲是"解构科学密码",通过沉浸式培训将课本公式转化为生活语言——方静老师以梳头静电现象类比深奥的物理原理,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次部曲是"演绎科学之美",在"魔雨惊天"展台前,郭雨欣团队用光影魔术揭秘静电奥秘,发丝随电流起舞的瞬间,科学魅力与青春活力完美交融;终章则是"播种科学火种",蔡昕瀚同学化身"水滴导游",用童话般的语言讲述水循环之旅,在小学生心中栽下求知的幼苗。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春与科技的共振时刻】

展厅内处处跃动着"红马甲"的身影:林宸宇、林炜翔在"高空自行车"旁妙语解疑,将重心原理化作欢声笑语;郑新霏团队在"最速降线"展台前架起实验擂台,让力学知识在竞技中生根。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当黄正泽克服紧张成功解答游客疑问,当白发老者拉着志愿者追忆"雷锋年轻时的模样",科技馆的穹顶之下,知识传承与精神赓续正悄然发生。


【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科普注解】

这场历时8小时的科普马拉松,留下了23份成长答卷:筹备道具时的团队协作、应对突发状况时的急智应变、角色转换间的自我突破。正如学生代表在感言中所说:"当小朋友追着我们问'云朵为什么会下雨'时,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好奇的火种。"科技馆负责人高度评价:"馆校联动的创新实践,让展柜里的科学走进了社会大课堂。"

 

图片


【星火燎原向未来】

活动虽已落幕,但精神的火种正在蔓延。七年(7)班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是梳子与头发碰撞出的静电火花,是红绿色素交融时的科学画卷,更是少年们眼里的求知光芒。这场青春与科技的对话,不仅搭建起中小学知识传递的桥梁,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种子。让我们期待,这簇由科技与奉献交织的星火,终将燎原成照亮未来的璀璨星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为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1)班感谢信